The Man Who Wasn’t There(2001,柯恩兄弟)

The man who wasnt there
一直想紀錄關於電影的想法,因為在北京念電影的學長無私借出上百部珍藏片,雖然沒唸成電影系,還是很謝謝他讓我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影迷,但我討厭看好萊塢電影,這是我僅有的底限。



The man who wasnt there04故事從一個理髮院開始,一個冷靜不多話的男人,因為不甘於平凡而觸發了牽引眾人的謀殺案,40年代的復古色調進行著看似荒繆劇的黑色幽默,然而對我而言,這種幽默來自於我們無法預知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
,打破肥皂劇般千篇一律的敘事結構,而且不知何時會收手....這也許是科恩兄弟(Joel Coen & Ethan Coen)的天份。


The man who wasnt there02 

中文片名被翻譯成"不在場的男人"、"綠帽離奇勒索"、"找錯兇手殺錯人"或"隱形特務"都不是我感興趣的片名,不過The Man Who Wasn’t There實在讓人激賞,接下來想繼續追蹤的作品:
Blood Simple(血迷宮)
Fargo(冰血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Barton Fink(巴頓芬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最佳導演獎)
No Country For Old Man(險路勿近)(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



觀察的越多,所得到的就越少...
是在我腦中留下的對白。
貝多芬的悲愴
是這部電影的旋律....
Scarlett Johansson
是一個很美的角色


對於獨立製片電影來說,我很慶幸他們還活著而且繼續創作....
photo 





Gregory Crewdson攝影中的極限

美國當代攝影家Gregory Grewdson (New York, 1962) 以寫實手法製造出電影劇照般的超現實風格,如同好萊塢電影,有些照片的場景陳設在現場完成,因此他的製作團隊像是一批電影劇組,試圖達到攝影的極限並且超越電影的形式。

現場看到他的作品十分驚嘆,畫面中的人物、事件、場景、氛圍都被精細化處理,將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以夢境般、David Lynch般華麗又驚悚的呈現。


Gregory Grewdson撇開主題的命名,只標示拍攝時間,以一種冷調的方式處理畫面中人物的疏離感。

Untitled(the father from Beneath the Roses), Winter 2007
 
Untitled, Winter 2007


空曠的郊區,人物在畫面裡顯得無力且微不足道,利用天黑之前的餘光混雜著人造光源,讓普通場景壟罩著詭譎的氛圍。
Untitled, Summer 2007
Untitled, Summer 2007

093a140b

gregory_crewdson_beneath_the_roses_2005



精神焦慮、恐懼跟慾望是Gregory Grewdson作品常出現的命題。
Untitled, Winter 2007
winter 2007blind_reflection2


Untitled (birth), Winter 2007

4cc46126 


Untitled, 2001

gregory_crewdson_01_05 



Gregory Grewdson曾經替Yo La Tengo拍攝專輯封面"And Then Nothing Turns Itself Inside Out",國外樂團真是講究,不過當時他們已經算天團了。

ylt cover



很喜歡Gregory Grewdson光影層次跟豐富的景深,每幅作品都深具可
讀性,
Alexander Lotersztain有幾張類似風格的產品攝影,但功力稍有不及。
plantation collection2


plantation collection


Gregory Grewdson部分作品最近在
夏可喜當代藝術有展覽。就在伊通公園旁邊,適合散步的小角落,公園不時會有穿著制服的上班族拎著啤酒徒步在其間,帶點中產階級氣味的環境適合放入這個展覽。

寂寞殺死一條狗 冷漠殺死一座城市

已經是第四天了,年紀老邁三五個老人進進出出,連忙收拾店裡的雜物,動作不大,但每一個動作都讓那些雜物散發出濃厚的霉味。其中一個拿著長柄刷不斷來回刷洗著門上的招牌,老舊的招牌就算燈亮起了也只能勉強看得出乾洗這兩個字。店裡空間不大,幾乎踏一進門就能觸碰到登記客人資料的櫃檯,上方掛滿了好幾列厚重的深色大衣,覆蓋著透明袋子一直延伸到未知的房子底部。

警方到達現場的那天,已經是深夜了,當時我們正想去誠品翻書閒晃,一下樓就看見眼前這怵目驚心的景象,黃色警戒條延著洗衣店周圍拉起了警戒線,外頭站了兩名警員,低頭不語,地上放了幾碟紙錢,一個穿著便衣的中年男子手上拿著一碟,隨手抓了幾張,在門前的排水溝上做成堆燒了起來...洗衣店伯伯燒炭自殺了,幾天前,沒有任何人發現。

當時心頭一震,我們一路上都沒有說話。為什麼已經過了那麼多天才被發現,也許因為燒炭,沒味道,鐵門拉起,看不見。平時整條街人來人往熱鬧喧騰,但不見老伯跟任何人往來。家人,年假那幾天曾經看過陌生名貴汽車停在洗衣店前,也許是他的家人也說不定。老伯伯有一條看起來全身是病的雪納瑞,因為常隨地大小便讓鄰居抱怨,後來他只在自家門前蹓狗,就這樣,寂寞殺死一個人跟一條狗。

隔天周圍的店家開始營業了,依舊人來人往,洗衣店的鐵門沒有拉開,沒人知道發生什麼事。晚上樓下的店家例行的把每日廚餘放在門外的排水溝上,就這樣過了一天。

便當好吃的便當

這是替高雄某家便當店設計的包裝圖案,業主沒什麼特別要求,只要市面上常見到那種中國風就行了。我找了很多免費圖庫像是二南堂法帖,思考如果只是一個差不多的圖案,似乎也沒什麼設計的必要。於是開了業主一個玩笑,用了藝術家愛薛爾(M.C. Escher)鳥與魚這張圖片。


主要是諷刺台灣人無意識地大量消費日本化的圖像,最普遍的就是反映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便當,然而我們在使用它的時候並不會特別想了解便當盒上那些圖案有甚麼意涵,試想在餐盤上用繁體中文寫著"真好吃啊"
,如果我們了解那些符號是否會覺得十分荒謬。


其中便當店是真的,菜單是亂打的,請不要真的打電話去訂便當啊!便當店的老闆還說這樣很有中國風呢~
便當包裝


也去也趣藝廊Aki Gallery

 也趣原本是間咖啡店,當他們還在天母的時候,賣咖啡也兼賣國外設計師商品,坪數不大的地下室讓藝術家作展覽。最近一次到也趣時,他們已經搬家好一陣子,位置在民族西路底離城市有一段距離的過渡空間,咖啡不賣了,更單純的成為一間藝廊。


我很喜歡也趣,不只是因為他展示前衛、新潮的藝術品,而是他很有sense,在商言商。老闆不會跟一個設計師強調作品多有內涵,反而以顧客需求的立場,建立一段買賣雙方合諧的商業關係。我不是說贊成藝術商業化或什麼,只是這樣的氣氛讓人感覺自在良好。


也趣之前在天母的時候,地下室那個小空間展覽調性似乎不是很明確,現在多以新媒體藝術為主。新藝術與傳統藝術最大不同是非物質性與可複製性,也就是說它是難以被收藏的,承接觀念藝術所提出的質疑,多了一些反省跟社會性,並且成為當代藝術的主流。


主流跟次主流在時間脈絡流動的順序幾乎是如出一轍,像是未來主義過度氾濫後,破除原有的媒材跟美感原則,產生像達達這樣的藝術運動,轉換新的主流價值,當時未來主義的擁護者並沒有消失,只是扮演的角色不同了。如此推演,當新媒體藝術巔峰期過了,也會產生破除現有原則的新命題。


好像太嚴肅了。記得上次的《新德國當代藝術特展》我們都很喜歡一個作品,藝術家通口明宏把日本傳統圖紋畫在蛾上,製作成精美的標本,一個要價三萬,比起蔡國強的藝術精品,這樣的價格算是可親。
AH_02_LL AH_03_LL
AH_06_LL  AH_01_LL


還有一些運用材質趣味的裝置,像是愛米莉的Wunschtrommel。
AS_Wunschtrommel_LL 
Piece of Life
AS_Labyrinth_LL
Beginning
AS_Beginning_LL 


旅法藝術家周育正的《很辛苦》,他的展覽名稱都很普通,因此特別吸引我,像是《很膚淺》啦《我為人人 人人為我》啦...最近不盯團了改盯藝術家,這個展值得看一點都不辛苦。


樓梯間牆面的錄像打上這排文字,像是觀念藝術家像是Jenny Holzer、Bruce Nauman讓觀眾閱讀文字中的詩意或是隱含的批判。
chou_gallery_LL


這是藝術家小時候第一盒作畫工具,展覽作品的安排像是作一個歷時性的敘事,間接自嘲創作生涯"很辛苦"。
Chou_64CfUSA_LL 

錄像,內容有一些在生活中不自覺被消費的影像片段,不悶,好看。
chou_A_A_2006_LL


《我國》是也是錄像作品,一個背光的神祕身影寫著國籍歸屬感的矛盾,直接而不嚴肅。
chou_Nation_LL 


《我國》的在現圖像。
chou_Representatiff_LL 


構築這一大篇對我來說很辛苦啊,回報這展覽給我荒蕪已久的腦袋所帶來的刺激,藝術投資市場爆增是我始料未及的,就像前陣子大家一陣風靡粉紅貴賓時,我還衷情黃金跟拉拉。具有商業潛力的新銳藝術家被忽然崛起的藝廊大量繁殖,衷心希望這些新銳藝術家不要被台灣的藝術環境所棄養。





工匠實錄-Miss Cube

剛進這學校時,記得我連個螺絲起子都不會拿,走進工廠滿是公主少爺般的驚呼,以為研究所只要坐在電腦前弄出好看的圖面就行,真是天大的誤會。 Roc的出現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我的雙手從一雙平民百姓的手變成懂得去思考、重新演化過的雙手。
05



在Miss Cube之前,已經喪心病狂似的做過近10個1mm誤差內的Cube了,現在想想其實也沒什麼啦。

IMG_8601



Miss Cube有著20*20*20公分準確導角並且誤差0.5mm的傲人身材,5 mm厚度光是切割就很費力,我發現自己的耐性跟歇斯底里是一體兩面,所幸還在我耐性範圍裡。

接著要把細縫補起來,導角不小心磨的太小,只好用補土墊高。此時閉上雙眼檢驗一體成型的觸覺,補土痕跡在這裡不算是一種瑕疵,而是提醒自己在任何小細節也要追求完美。

IMG_9720



先用5cm立方紙板畫上草圖,圖像靈感是野獸派Henri Matisse的作品Dance。我喜歡想像每個單獨事件的連續性,然後..不小心把男友身體給畫了進去,所以人物都很豐腴,被我稱作青春肉體。
IMG_9611
B&W 

原始圖案過度複雜,因為考慮圖地互換或是陰線陽線在畫面構成的重要性,最後簡化了圖型,然後自己用紙板割了版型,方便我轉印圖案。IMG_9660

IMG_9727



接著用類似手動電鑽還附小型磨砂輪那種機器,用可以鑽洞那種鑽頭打洞,目的是破壞要挖空部分的結構強度。(我應該多了解一下專有名詞)
IMG_9738

IMG_9753



有一種表面紋理是菱格紋的金屬鑽頭,可以用來切斷洞與洞之間的連結
,人物倒下周圍盡是粉碎,歷史性的一刻內心不免有點激動。

IMG_9755



鑽頭的紋理選擇由粗到細慢慢細修,一直到完成,過程要非常小心。
IMG_9761
IMG_9783


Miss Cube完成。
未命名--2 


謝謝我的夥伴Multigrinder。
IMG_2868

閱讀張永和-"這不是一支煙斗" 指鹿為馬的必要性

請容我節錄一篇讓我腦袋清醒的文章,更完整在張永和《建築名詞》一書。如何找論文題目,看完這篇相信答案會慢慢浮現,當然這只是對現階段的我而言。

尋找新設計。
懷疑舊有的途徑是否能通往真正的新設計。
於是從"新"開始。


"新"的途徑:一個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
未知可能是我不知道我所不知的東西(客觀條件限制)
或者是我不想知道的東西(自己的偏見帶來的限制)


第一種未知,一方面似乎完全無從找起,另一方面又可通過任何獵取知識開闊眼界的手段來加以改善。第二種未知,可謂"明知不問"。它的形成不僅是由於我的偏見不容我問,更由於我的"偏見"可能是正確的,甚至是絕對正確的。

絕對正確的道理跟事實也可以稱作絕對真理。

絕對真理給人們提供了一套完美的答案,可是正因為絕對真理的完美性
,人們便停止了進一步的探索、思考。思想中止了,新的發現又從何而來?


因此,所面對的真理越正確,對於新途徑的尋找者來說,前途就越渺茫。如果越依賴已知的真理,找到新途徑的機會也就越少。


由於絕對真理這種抑制思想的作用,也可說它越正確,也就越錯誤。
在通往未知的路上,一定要超越絕對真理!


既然要超越,就必須對絕對真理提出疑問,假設其它的可能性。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即是假設真理的不成立。

法國結構主義大師傅科(Michel Foucault)曾經在《詞與物》中提到馬格利特(Rene Magritte)的作品"這不是一支煙斗"。

img200712100919180


寫實的煙斗圖像下方用法文文字寫著這不是一支煙斗,引發了種種學派推敲這幅畫解讀的可能性,我們的思想決定了所看見的世界,這個問題的思辨始終沒有結束....至於哪個答案是正確的,並不是很有意義,有意義的是看畫的人不由自主的思考文字與圖像的關係,進而思索畫面中的形象與現實物件的關係,最後乃至於畫的本質。如果畫面上的文字是"正確"的,即"這是一支煙斗",人們會認為是理所當然而不去多想。鼓勵人們思考,這正是馬格利特的意圖所在。

透過一個對已知真理否定性思索,可以使我們對某個事物產生進一步的認識。

如果誠心尋求未知,目標無從設起,而漫無目的的,又苦於無法起步。相反的,與真理逆行,既不受現有知識的限制,又有可依循的方向感,也就是對已知事物進行改造變化,製造一定的矛盾,對於這種矛盾加以分析觀察,進而發現隱藏於事物內部的性質。
"變"有助於暴露問題。


一旦人們對事物瞭解太多,便會失去正確清醒的判斷能力。透過對現有條件的改變,可以幫助人們建立對熟悉事物的新觀點。
"變"有助於重新獲得陌生感。



論文

咪一篇論文是一件很硬蕊的任務,不知道有沒有人針對論文作論文
我是說,就像Joho Cage,針對音樂作音樂。

材質、故事總而言之這是產品設計評圖(一)

遊戲規則是這樣的:從每個人的生活經驗發展出一個故事,剛開始我們用短片或是連續照片敘述一個故事,然後再從故事中擷取設計元素,可能是材質、劇情的轉化,最後發展成被賦予故事性或是有文本可循的產品設計。規則是可以被打破的,故事也可能是結構不嚴謹的劇情,暫時不用很嚴苛的標準去看待這件事。


視覺上算是協調的一區,有兩個主題構成:Be Home與工業巴洛克。

IMG_2807 



以下是"Be Home”系列。
用傳統草編材料藺草做成的載體與花器,概念是小時候對於稻田的記憶,底部用Epoxy結合藺草,花器中間是手工玻璃。

IMG_2808 



也是以"Be Home"為主題,小時候拿石頭塗鴉的記憶轉化為造型蠟筆。
 IMG_2797 



花大錢做出質感的作品,概念及個性比較弱,外型是消費者比較容易買單的。
IMG_2809



接下來是"工業巴洛克"系列。
手法是運用非裝飾性元素,主要是台灣常見的工業零件,透過零件重組來表現古典巴洛克風格。這張以太師椅為藍圖的椅子,整體用金屬水管組成,椅墊利用椅子本身的視圖轉為抽象繡花圖案。
IMG_2800 



以中國古典燈飾為意象,用金屬棒作結構,由車子(裁縫機固定線用的)構成燈罩的面。
 IMG_2787 



零件繁多無法細述,這件作品應該用上豐富的想像力,每個零件尺寸上下之間都巧妙契合,像是腳踏車齒輪軸及排水孔...黑色外觀刻意模仿巴洛克風格或是說諷刺台灣崇尚不屬於自己歷史的台式西化,個人覺得周圍的吊飾有點多餘。
IMG_2796



Follow上一個作品概念,用腳踏車齒輪軸以及工業零件組成的薰香爐,外觀上簡潔了許多。
 IMG_2795



個人感覺有點偏題的作品,牛奶傾倒而下在桌面上濺起了水花。首先牛奶瓶比較像水滴,水花濺起來的樣子太過規律,形狀也不夠有機,可惜

  IMG_2798 



小時候如果有用紙折過鳳梨可能會覺得熟悉,最右邊那張凳子就是以折鳳梨的方式組合而成,雖然承載力不是很好,但外觀相當可愛。
IMG_2806 



接下來是"留白"系列。稍微解釋一下,這裡所稱的留白源自於中國字,文字中的留白反映出字的流動(很單純是概念而不是一個故事)。因此被引導成以填滿或是留白的觀點去觀看他們的作品。
燈具的表面類似玻璃纖維的網片,沒開燈時紋理稍嫌粗糙,細密的髮絲光線裡藏著留白。
IMG_2826 


椅子的材質類似棉布條,再用Epoxy將表面硬化塑形。
IMG_2815 



文字在中國文化別具重要性,米缸上貼"滿"字可以象徵豐收、福足。
IMG_2813 



逗號是文章之間的呼吸,生活中的留白是為了重新再出發,用逗號茶磚來提醒自己慢下來休息片刻。
IMG_2811



已經流逝的時間像是未上墨的字帖,以小時為單位的鐘,感覺像是用很淡然的觀點來詮釋時間,我很喜歡的概念。
IMG_2827 



接下來是"Invisible”系列,以盲人的生活假想,創作觸覺為主的產品。
蜂巢紙結構的杯套可以跟上端杯蓋互相固定,握持蠻容易滑動的,但是概念與外型還不錯。
IMG_2791 



不需要解釋就能明白的直覺設計,導盲磚的形式運用在巧拼地毯,解決"看不見"在生活中的問題。
IMG_2793 



角落的桌子在邊緣打了盲人點字的洞,不知道是什麼字(不會是棋手無回大丈夫之類的),如果從桌面的洞所牽引的線能產生特殊紋理,作品應該會更出色。
IMG_2792 



蜂巢紙做的角邊桌與燈,不過...盲人需要燈嗎?
IMG_2794




接下來這系列與咖啡店行為有關,忘記主題了,主要是敘述在咖啡店的人看與被看的關係,作品試圖改變一種觀看的角度。
很少有人會專注觀看垃圾桶裡的東西,如果被我們丟棄的垃圾變成萬花筒般的美麗,垃圾是否將不被嫌惡,很特別的觀點。
IMG_2779



可以360度跟上下旋轉的椅子,坐上去的人無一不笑開懷。不過我覺得有點像食人族的大鍋爐,坐進去還會因為下面很自由的滾輪所以無法脫逃....太壞了。
IMG_2778 



在咖啡店,有時會透過書架的縫隙窺視另一側的世界,會想呈現這樣細節的作者應該是相當敏感又細心的人吧,很可惜沒有透過適合的轉化,變成視覺太過複雜的過度設計。
IMG_2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