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Middlesbrough火車站開始第一次在英國坐火車的練習,從這裡出發到其他城市通常得在Darlington或York轉車,然後轉換前往目的地的月台。
買了Return to Newcastle的票,挨著冷空氣在月台上緊盯著螢幕,上面的"Calling at"便是火車沿途停靠站,旁邊其實有讓旅客候車休息的waiting lounge。

我想這裡算是英國的鄉下,車廂只有兩節,而且空間很小。車子很舊,一路上搖搖晃晃。坐火車跟睡覺前的寧靜思維很相近,每次在火車上都會想寫點東西。
坐火車最迷人的地方就是靜靜地看著流過身邊的大地,天空的完美比例,還有毛色像弄髒棉花的羊群。
Sunday, March 29, 2009
Categories:
這時候我正在旅行 英國.
Author: 被指定與不被指定
聽說英國風大,雨傘容易壞,我帶了兩把過去。
第二天,紅色小傘輕吻著飄落的白雪...
英國人其實很少撐傘。
中午Cora特地回來替我弄三明治(內容是:英式香腸、生菜、美乃滋)。
在這裡肚子餓就會想到三明治,因為很容易找到不用三磅的三明治,Cora做的當然好吃,也十分British!!
Day 2 / Mima
這是在Middlesbrough市區的當代藝廊,有點像北美館那樣
的空間規模,當時正展著Katy Moran的畫作(誰是Katy
Moran?),簡單帶過。Mima外面的摟空瓶子很美。
Mima裡面。
從Cora家到市區都會經過這間歌劇院改建的Pub,不仔細看很難辨識出這間店是幹麻的,它晚上才營業。
傍晚會聽到附近教堂的鐘聲,海鷗飛過的聲音,然後在街角遇見街頭藝人。
I’m not easy empressed. 但我覺得Middlesbrough已經夠美了,再冷都值得來一段沒有目的、不具意義的閒逛。下午Cora又請假陪我到Orange辦Pay as You Go的易付卡,我拿到長長的一串電話號碼...。
Saturday, March 28, 2009
Categories:
這時候我正在旅行 英國.
Author: 被指定與不被指定
從倫敦飛往Newcastle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倫敦的上空可以看見覆蓋著一大片白雪,只有道路的地方被劃出一道道深色的線,然後白雪越來越少,慢慢變成像小聚落一樣紅色尖頂的房子,從我的角度看下去,這些紅色房子彼此之間長的很像。
到英國前一直吵著Cora要看紅磚厝,沒想到這裡到處都是阿...
我是說,整個英國!!
下了飛機,身上沒零錢打電話,找了一間像VHSmith這樣的零售商店請櫃檯幫我換零錢,沒想到被拒絕了!!
英國的店家不給換零錢的,除非你買東西。
(後來我身上的零錢絕大部分都捐給博物館、藝廊,再來就是街頭藝人)
Day 1 / Newcastle 到 Middlesbrough
從Newcastle Airport開車到Middlesbrough大概需要50分
鐘,途中會看見讓人精神為之振奮的公共藝術------
Angel of the North,這是Newcastle很重要Landmark。
Middlesbrough是我落腳的地方,也是以這個小鎮的樣貌為
雛形去認識英國其他城市。
第一天,覺得這裡的空氣好陌生,但是很輕盈,我小心翼翼
地出門。
拍下Cora家附近的路牌,希望自己嗅覺夠好,能找得到路回家。
對眼前從未見過的所有事物感到好奇,我什麼都聞一下....
郵筒....
路標.....
行人專用號誌....
房子外牆上的街道掛牌
路人與狗....
英國人很愛護動物,在外面活動的貓其實都是有人飼養的。
意外發現這面有著曼陀羅手繪的牆。
Saturday, March 28, 2009
Categories:
這時候我正在旅行 英國.
Author: 被指定與不被指定
爬再多文,參考再多他人的行程還不如買一本"Lonely Planet"好好啃一啃,除了有地圖、方便的索引、大小適中,從文字中也能嗅到作者對倫敦這個城市的熱情,在倫敦這幾天只差沒抱著它睡覺...
網站方面"背包客棧"比Hello UK!好用,但很幸運在Hello UK!找到Maria的B&B,有品味又便宜。逛逛英國旅遊局網站也能有系統的對英國作區域特色的了解。為了簽證,我洋洋灑灑地列了一份行程表,地點相對距離差的離譜,最後我只到了這些地方。
2/9(一) Middlesbrough Cora家到London King's Cross
從Middlesbrough做火車到London King's Cross(從英國北部坐火車到倫敦市區最近的站)到倫敦已經晚上6點多了,穿越King's Cross一片黑鴨鴨的人群到地板濕黏帶著行李難以穿越的Underground,我迷失了方向,沒心情沉溺在美好的頹廢管狀空間,然後與聲稱Vogue攝影師邂遘
,他送了我一份很"倫敦"(坐地鐵常會發現人手一份)也很破爛的"Tube
map"(大概是IKEA做的)
之後我便相信,只要有Lonely Planet跟那份很破的"Tube map",在倫敦我就能很自由。
頂著雨跟細雪走到Maria Hammersmith的住處,對英國天氣的感覺已經沒第一天那麼難受,並且會渴望一杯熱茶。
2/10(二) Big Ben
Westminster Abbey
Tate Modern Gallery(沿途就能看見St. Paul's
Cathedral的圓頂跟London Eye被送到高處的眼
睛,旁邊就是Shakespeare's Globe)
在這些地方拿著相機可以狂拍不至於感到彆扭,盡情地不加以掩飾自己是個觀光客或旅行者。
Big Ben美的足以代表倫敦意像,冷的手指凍僵,但還是想到旁邊公園讓鴿子用很低的高度從你身邊飛過。
Westminster Abbey裡面有華麗的彩繪玻璃,這是我對西方教堂的第一印象,並且短時間無法被其他教堂的視覺給震撼,除了英國北部的Whitby別忘了特別交代要中文語音導覽。
整個下午我都耗在Tate Modern,很理智的沉溺在當代藝術群裡,因為我隨時得拿出翻譯機幫助我了解每件作品,在Tate很自在,某些畫作前會聚集拿著小板凳速寫的學生,想看些觀念藝術、裝置藝術、超現實、極簡主義或表現主義種種種種...來Tate Modern Gallery會讓人滿載而歸。
2/11(三)Covent Garden的Apple Market
Jubiee Market
Bond Street的Paul Smith Sales Shop
意外路過的Selfridges
Her Majesty's Theatre的Phantom of the Opera
幫我剪頭髮的設計師說她到倫敦進修時,在Soho、Covent Garden流連忘返了好幾天,以致我在出發前對這些地方有了Shopping的想像。但Covent Garden對我來說沒這麼好買,很多店在其他地方都有連鎖店面
,連鎖對我來說是"獨特"的濫觴,可能我沒那麼偏好店面樣子很齊一的店家,或是忽然這時飄起雨來溫度又降了...。
旁邊的廣場剛好有場丟電鋸這類有點危險性的街頭表演。

相較之下Bond Street視覺上豐富多了,這裡有很多好貨,但我只想把錢砸在Paul Smith Sales Shop, 這個在台灣有點炫耀在英國卻是Gay愛穿的品牌,大概只要3折價錢就可以買到很棒的西裝外套或是很Mods風格的皮製包包。
很有味道的小巷弄,Armani Casa往裡邊走。
循著眾人手提袋找到了櫥窗很屌的Selfridges,比Harrods的虛假皇家氛圍馬車棚頂更有格調多了,可以在這裡找到很多設計靈感,東西都很貴看看就好。
關於晚上這場歌劇我猶豫了很久,我知道聽不懂英文看劇很瞎,在Trafalgar Square發放911事件宣傳短片的幾個年輕人用手機地圖幫我找到了Her Majesty's Theatre," Do you know the way to..."便是我最常用來問路的英文了。為什麼已經繞到Trafalgar Square還找不到
"Last Minute"售票亭,夜晚的倫敦或是說任何陌生地方會特別容易迷路,這也是後來我放棄去End、 KoKo、Turnmills、Barfly@ the Monarch這些夜店鬼混的原因。歌劇中場休息買了3磅冰淇淋很美味!
Friday, March 27, 2009
Categories:
這時候我正在旅行 英國.
Author: 被指定與不被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