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鬼才也是頑童--Jean Paul Gaultier X Viktor&Rolf

走進北美館欣賞Jean Paul Gaultier 與法國現代編舞家Régine Chopinot 的美好合作,發現很多作品與近代來自荷蘭設計師雙人組Viktor&Rolf 有些相近之處,像是80年代《繽紛拼圖》跟《喘不過氣》系列,都使用縐網紗材料且加入3D幾何元素,以及《Anna》裡的士兵或粗壯芭蕾舞者服裝,都運用星星圖案增加劇場張力。或者說Viktor&Rolf只是不自覺地向Jean Paul Gaultier 致敬,再以更冷冽精簡的方式來演譯。


﹝JPG,繽紛拼圖,1985﹞

jean paul gaultier 02jean paul gaultier 


﹝V&R,Spring/Summer,2010﹞
A model walks the runway during the Victor & Rolf Spring / Summer 2010 Pret a Porter show as part  of the Paris Womenswear Fashion Week at Espace Ephemere Tuileries on October 3, 2009 in Paris, France.
Viktor & Rolf - Paris Fashion Week Spring/Summer 2010
Espace Ephemere Tuileries
Paris,  France
October 3, 2009
Photo by Dominique Charriau/WireImage.com

To license this image (58545607), contact WireImage.comEspace Ephemere Tuileries  


﹝JPG,累贅飾物來杯君度,1985﹞/﹝V&R ,Dolls Installation,2010﹞
jean paul gaultier 04viktorrolfthedolls08


﹝JPG,安娜,1990﹞/﹝V&R,RTW,2007﹞
jean paul gaultier 03 R&F

鏡頭下的模型城市-本城直季(Naoki Honjo)

移軸攝影(Tilt-shift photography)是利用鏡頭景深跟聚焦點位置的變化,來修正普通廣角鏡頭會出現的問題。日本攝影師本城直季(Naoki Honjo)以俯瞰的角度拍攝各城市的地景,當我們的視覺慣性被改變了,一切龐大的、崇高的、神秘不可近的現實都化為模型般比例的場景,像是無生命的人工產物,時空瞬間凝結在一個不可知卻又清晰的瞬間,不禁讓人假想,我們是如何抽離或置入如此龐大的生活框架。

(Tokyo City, Japan, 2006 )
Tokyo City, Japan, 2006 by Naoki Honjo

(Containers, Tokyo, Japan 2005)
Containers, Tokyo, Japan 2005 by Naoki Honjo 

(Swimming pool, Tokyo, Japan, 2006)
Swimming pool, Tokyo, Japan, 2006 by Naoki Honjo 

(Tottori sand dune, Tottori, Japan, 2005)
Tottori sand dune, Tottori, Japan, 2005 by Naoki Honjo

(Trafalgar Square, London, 2007)
Trafalgar Square, London, 2007 by Naoki Honjo 


其實早在本城直季之前,義大利攝影師
Olivo Barbieri就已經在玩這樣的手法,我喜歡他拍的世界四大瀑布系列"The Waterfall Project",有點像用micro拍攝地面上青苔,視覺衝突性強。

(Iguazu, Argentina Brazil, 2007)
Olivo Barbieri The Waterfall Project

(Victoria Falls, Zaire Zimbabwe, 2006)
Victoria Falls, Zaire Zimbabwe, 2006


既然是鏡頭,同樣可以應用在動態攝影,澳洲攝影師
Keith Loutit的黑色幽默反映出人類的渺小,世界多麼美好。


感謝也趣的展覽讓我發現這個好東西,還好有Photoshop的發明,可以省去昂貴鏡頭花費,當然也得有合適的source囉。


Tilt-shift Effect教學
 

Tilt-shift Effect生產器 

也趣其他

Hana 001

回家的路上買了一些花回來,法國小雛菊、麥桿菊,精神不錯。看不出來花瓣已經是乾燥的,再來就是這個花罈,好像訴說著:沒有人比你更適合奉獻給死神了!

IMG_3110

IMG_3037

綠咖哩食譜

開始下廚是源自於對食物有那麼一點講究,吝於花大錢卻又挑剔外食,久之則成了一種嗜好,享受在作菜過程的專注跟平靜。

家中廚房簡陋,說是廚房充其量也只是登山用瓦斯爐以及小小的流理台,說也奇妙,這樣的小空間能創作的料理超乎我的想像。第一次吃到綠咖哩在英國朋友家,循著味覺的記憶,我試著用簡單料理包重現美味。


IMG_3015 

【快炒】

洋蔥、馬鈴薯、紅蘿蔔入鍋快炒幾分鐘,起鍋備用。高溫可以幫助蔬菜釋出甜味,馬鈴薯鬆軟口感可以事先蒸熟。


【燉煮】

綠咖哩調理包、水、椰奶
入鍋燉煮,椰奶厚實口感。放入【快炒】過的蔬菜,綿密及甜味的來源。

IMG_3021


【香料】

任何時候放入薑片、肉桂粉(我選用清華桂粉)、小茴香子,讓味道產生更多層次感,消除肉類腥味。


【耐性】

香味四逸的食材在鍋內漫舞,時間隨心控制,我以馬鈴薯為標準。


【終曲】

放入
雞肉、節瓜(永春市場尋獲),為了口感彈性雞肉沒有斜切。
擺盤灑上青蔥、生辣椒當作視覺上的道具,指揮家完美上揚的休止符。






一些國外Free Mp3 Download網站

待膩了myspce這樣眾聲喧嘩的音樂世界嗎?
如果喜歡聽非主流音樂
可以選擇一些
online record label
速食性的聆聽習慣養大了我們的胃口
免費!免費總是最好的飼料!


RCRDLBL-新鮮音樂配送
美國獨立廠牌,標榜100%免費。在首頁任意點選一首,然後在次頁面"get the FREE MP3 of the day Newsletter"輸入你的mail,這樣就可以開始期待每天會收到什麼樣的音樂,Enjoy!

RCRDLBL

 

modularpeople
澳洲獨立廠牌,主要以當地的Artists為主,也有像是Yeah Yeah Yeahs這樣的知名藝人, 部分音樂提供下載,網站的音樂活動相關資訊還蠻及時完整。Modular people


未完待續....

張洹 善哉善哉

張洹(Zhang Huan)的作品是囁人的聳動的,他從異地生活反觀自身,用一種外顯極端的方式表達內心隱微脆弱的存在感,作品形式包括雕塑、裝置、繪畫及行為藝術等等。


行為藝術是指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由個人或群體行為構成的一門藝術。行為藝術必須包含以下四項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時間,地點,行為藝術者的身體,以及與觀眾的交流。


行為藝術強調與社會的聯繫,表現形式常常令人費解,意圖以行為的煽動性來產生影響力,事件本身並不符合人性常態,像是在美術館門前大便、把自己的護照吃掉、一年內不進入有屋簷的地方或是把自己關在籠子裡一年、把自己跟另外一個人綁在一起時間一年,甚至還有更變態的把生殖器官套在寶特瓶裡看A片...這些行為的背後緊緊扣著強大或空虛的意念,某些程度上是一種人為的制約,同時可能喚醒或讓人心生畏懼。


張洹早期代表作,以12方米的北京公廁作為表演場域,將全身塗滿魚油跟蜂蜜,全裸靜坐一個小時,讓蒼蠅佈滿身體,然後再到戶外化糞池清洗。隱喻條件同樣惡劣的藝術與社會環境,藝術家遊走於這兩種空間,同樣需要強大的意志力。

(十二方米,1994) 
十二平方米2


周圍的狗群不停吠叫,象徵藝術家初抵紐約時,當地對於異文化的好奇
,赤裸躺在冰塊上,試圖用自身的能力去化解陌生的疏離。

(朝聖-紐約風水,1998)

朝拜-紐約風水
 

牛肉打造的健美先生走在紐約街頭,沿途分送路人白鴿,有人認為這是在抨擊美伊戰爭,叫美國將和平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或是諷刺藝術家向現實低頭,將自己像鮮肉一樣賣到市場。
(我在紐約,2002)
我的紐約2


雇用40名北京工人依序入水,藝術家試圖用自己的身體,對世界產生雖小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個人還蠻喜歡這個作品。
(為魚塘增加水位,1997)
為魚塘增高水位


體現人類的微不足道。
(為無名山增高一米,1995)
為無名山增高一米


媒材是寺廟的香灰,以歷史照片為題材,創造出這一系列神乎其技的作品。

(香灰畫系列-春雨,2008)
香灰畫系列-春雨


以牛皮拼接而成的大型雕塑,刻意用"最難看的辦法"來處裡材料跟造型
,龐大的身軀與軟弱的姿態形成視覺上的衝突。

(巨人1號,2008)    巨人1號2


大致這樣,說不出張洹何以重要,但的確有一些東西被留下來了,人類啊無時無刻都活在被制約的世界。



我喜歡老照片

為什麼放這張老照片呢?
某一天,在爵士的櫃檯,羅小姐再三囑咐一定要小心處理這張已經塵封四十餘年的發霉底片,因為這是Nomi手上僅存的20歲記憶。02190702_2

02190702_1

獻給我的母親,Nomi。